还碗的规矩?
2021-02-19
“不能还空碗”的老规矩在山东的许多地方都盛行:无论是住在四合院,还是筒子楼,有时家里来了客人,碗筷不够用了,只好去邻居那里借。
用完了,把碗筷洗净归还时,一定要在碗里放上点儿什么,比如家乡产的大红枣、三仁花生、栗子、两个鸡蛋,也有的人盛上半碗小米、新磨的棒子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老规矩呢?说来要有两个方面解释:
1、空碗意为“讨饭”,对自已不祥
老规矩里含有很多民间朴素的道理,意喻了很多美好的期待和愿望。一般来说逃荒讨饭的人,都会随身带着一个大空碗,上门讨饭时会把空碗端在面前,低头顺眉,一幅凄惨之样。
空碗有“讨饭”之意,如果归还一个空碗给邻居,对自己不祥。

空碗意为“讨饭”,对自已不祥
2、空碗无法表达谢意,显得自己不大方
心理学者研究认为,当一个人越缺少,就会越强调自己拥有什么。那时候,多数人都很穷,但“越穷越大方”,就担心被别人小瞧了。
因此在归还时,尽可能把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放上一点儿。再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也是人之常情。
3、空碗有咒恶之意,对别人不祥
过去,因为天灾、欠收、孤儿等原因,很多人都只能四处逃荒。临走前,街坊大妈大姨的,会送上一个大空碗,意为“给你一个碗,自己求生去吧”。
因此,归还时送别人空碗,有咒恶的意思,对别人不祥。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