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戊寅岁,湖广省长沙府安邑十三都高家溪陈郡谢氏豫章支下汝嘉房后裔兄弟君龙、君虎、君凤、君凰四公来川落户四川东道重庆府合州来苏里三甲地名野猫溪米粮坝。
根据谢氏族谱记载,整个家族有50余口人在“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整体迁徙。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庚寅岁前后,因离河遥远,交通不便,弃米粮坝,迁来苏里三甲地名四方坝,得买李君辅之业为嗣后各创。
四方坝位于川北道与川东道交界之处,古属重庆府合州来苏里三甲管辖,今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二庙村十组(即合川区古楼场),以管家面房院子后梁子为中心、半径500米的四周坝子。
地理位置东经106度,北纬30度附近。四方坝地处嘉陵江边,方圆十公里范围内地势比较平坦,气候湿润,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从农业生产上讲,是一片非常适宜耕作的好地方。
发源于二庙锅厂湾的一条小河溪沟从西往东经过王杨屋基、七十二道门、二庙坎下、管家面房院子、桅墩院子、湾塘嘴、观音沟,最后流入嘉陵江。
这条河溪沟从桅墩院子起也是四川东道和北道的界河。河溪沟的北边属于四川省武胜县清平镇南溪棕湾村,南边属于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二庙村。
这条河溪沟横穿四方坝,是孕育湖南安化谢氏君龙君虎君凤君凰公移民后代的母亲河溪!
桅墩院子,位于二庙坎下东边,是谢氏先祖最先落脚的地方之一。据记载,谢家第三代第四代有5位秀才和两位监生。这在当地也是相当显赫,重视文化和教育。
谢家子弟考取合州第一名第二名生员,光宗耀祖,在大院子外朝门处立了桅杆墩,所以叫桅墩院子。该院子往东100米是陈家陇和碾子坡,是四川东道和北道的界线。
从嘉庆道光年间的谢家分家协议残片可以看出,桅墩院子仍为谢家祖宅。土改以后谢家几乎搬出了桅墩院子,居住在其周边区域。
七十二道门,位于桅墩院子西边一公里的一处标准的清末院落。整个院落背靠小山丘,坐西北向东南。据说这是谢氏先祖祖居地湖南安化的方向。
谢家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在清中也有实力修建如此规模的宅院。整个院落是个规模宏大的围院。正面为堂屋,两边为厢房,堂屋外面是一大块地坝。
最外面是朝门。这是一个清朝典型的川东民居。谢氏先祖则安葬在院落北的乌龟堡小山丘的山脊上。据传是当时谢氏人家院子共计有七十二道门,可见规模相当庞大。
因此得名七十二道门。七十二道门宅后仍有在安化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严氏婆与其子有聪有秀公的合葬墓,距今270多年,保留完好。
川东的民居都已一个典型的特点,院落后面或周围都载满了竹子。在院落旁边都一个很大的堰塘,供村民生活用水,清洗,灌溉等使用。
饮水则由那些几乎永不枯竭的水井提供。七十二道门也不例外,三百多年来,养育了谢氏家族的儿女。
据乾隆24年编修的谢氏族谱记载,谢氏一家就有5位秀才,2位监生。可见谢氏家族在当时是相当辉煌。但秀才中主要是第三代和第四代,都是四川东道重庆府合州来苏里三甲地名四方坝土地生长人氏,而非湖南安化出生。
他们是:
谢有余,子圣公长子,生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甲午岁。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岁,岁考学院陈相枢取入重庆合州第二名生员,上题可使治其赋也,是为庠生。
谢有词,子圣公次子,生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戌岁。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岁,岁考学院史谟治取入重庆合州第一名生员,是为廪生。
谢有恩,子定公次子,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已亥岁六月廿五日辰时。乾隆三年(1738年)戊午岁,奉旨捐入国子监太学生吏部候选,是为监生。
谢三桂,有聪公长子,号月中,生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岁九月十三日戌时。清雍正十一年(1728年)癸丑岁考取合州第二名生员,是为廪生。
谢三椿,有聪公次子,号德中,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岁五月初四日。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岁考提督学院陈相枢取入合州第二名生员,首题可使治其赋也,次题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也,与叔父有余同榜,是为庠生;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岁五月初四日满六旬大寿,定远知县王明德写贺词,堂叔有词也祝赠词。
谢三凤,有秀公三子,号世贤,生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己亥岁四月十六日午时。三凤公是私塾老师,是为儒生(秀才);
分别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岁、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戊寅岁两次归楚朝祖,并在第二次回乡祭祖时重立思兴公等祖公的墓碑。
接着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中元节召集族人,订立家规,重修族谱,制定派行。三凤公两次回湖南安化祭祖,有生之年完成了景贵公墨谱。
三锺,有秀公四子,号世禄,生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岁六月初四日酉时生。是为监生。
老谱有一些关于他们的记载,但大多残缺不全。在乾隆24年以后,因为家里的谱书没有更新,另外家族人口庞大,向周边地区不断迁徙,对于后面的文化教育没有收集记载。
但整个家族已经围绕四方坝,南北延伸25公里,东西20公里的范围之内。另外重庆主城区巴县九龙坡区也有相当家族成员居住。
谢氏家族直到清末,谢瑞庭公考取功名,威名远扬。瑞庭,君虎公后裔,国忠公次子,号家修,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岁二月初八日戌时,系四川东道重庆府定远县恩永里四甲宋家陇生长人氏。
宣统三年,瑞庭公赴京师留学;京师大学堂毕业后置身法界,服务江浙,后移居自贡开设律师事务所。人称谢老爷。葬七十二道门宅后。
桅墩院子和七十二道门,伴随允祥公后裔自安化入川以来成长了300多年。如今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发展,家族成员也逐渐进城。
这改变了几百年来先祖一直延续的农耕模式,留下的是永久的记忆和那记录谢家子孙一代一代繁衍的祖山,还有那不变的名称-桅墩院子和七十二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