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筛选剧本,改编剧本,剧本审核备案。
挑剧本是影视作品创作的第一步,制片人会广泛搜罗大量现成剧本从中筛选或找市面上已经集聚大量粉丝基础的小说(即IP)对它进行版权买断,然后请专业编剧把它改编成可供拍摄的剧本。
之后把剧本相关资料送去广电总局审核,备案。
2.筹集资金,签约导演和创作团队
在确定了剧本,备案通过之后,制片人会先拿出一部分启动资金,选择一个合适的导演进行执导拍摄。在导演选定以后,制片人会与导演、编剧就剧本的修改和演员搭配、选择进行商议,以及其他剧组其他部门人员的搭建。
然后找各个出品方共同出资完成后续拍摄的资金。
3.开机仪式,演员进组开始拍摄
一切就绪之后,影片正式进入到拍摄阶段。导演通过对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以及时空结构、声画造型和艺术样式等总体构思,对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创作部门提出要求,组织主创团队研究有关资料,分析剧本,统一创作意图,确定影片总体的创作计划。
然后按照制片部门安排的摄制计划,领导现场拍摄和各项后期工作,直到影片摄制完成为止。拍摄完成以后,还要对影片进行后期制作,这样一部电影才算真正完成。
4.影片复审,获取龙标
影片制作完成后就要进入到一个最关键环节——审片。通过广电总局的内容审核后,就可以拿到龙标,也就是公映许可证。“公映许可证”就好像电影的“准生证”,有了它电影才能在院线上映盈利票房。
5.做宣发,谈院线,筹备上映
影片在拍摄完以后,制片人就要马上统筹宣传和发行的事宜。宣传部门将影片所具备的重要元素进行包装营销,通过“平面+网媒+新媒体+客户端+视频+活动”等渠道,引爆能产生广大社会共鸣的话题,锁定影片目标受众群体,为电影上映奠定一定的票房基数。
发行部门则负责影院阵地宣传和排片场次的落实,争取排片率最大化。一个发行团队需要跑遍中国所有的一线城市院线,找影院经理沟通,落实影院地面推广计划和最终的排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