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学的主要观点
一、“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这能代表大多数古代哲学家的看法。儒家提出“三才”之说,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易传》),将人与天地并立。
道家有“四大”之说,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儒道两家都认为人是伟大的,人是天地中最有灵性的动物。
二、人道源于天道,故人应法天而为之。孔子云:“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他们都认为效法天道便是人道之正途,例如天有好生之德,人便应有好善之心;地有厚载之德,人便应有包容之心。
三、天道与人道应相辅相成。《易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只有如此,天道、人道才算圆满。
四、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程颢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张载云:“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儒家视宇宙为一大生命,人与万物之间血肉相连,痛痒相关。
如王守仁所说,见孺子将入于井,而有恻隐之心;见鸟兽哀鸣,而有不忍之心;见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人对自然界应有热爱的感情,而不应麻木不仁。
五、人应为天地立心。人与天不仅是并立的,或者是一体的,而且是头脑和身躯的关系。故《礼运》云:“人者天地之心”,张载云:“为天地立心”。
天地本无心,以人心为心,故人对天地负有重大的责任,要替天地的发展运思尽力。《中庸》说:“赞天地之化育”,即帮助自然界及万物健康活泼的生长发育,用今天的话说,便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六、天人互相感应。这是神秘主义的说法。例如,说“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从理论上说天人感应之说是非科学的,不过在历史上起过约束君王行为的作用。换一个角度说,人的活动确能影响自然环境,而自然界对人的回报或报复是实有的,当然,并非神灵主宰。
七、“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和“天人交相胜”。荀子所说的“明于天人之分”,并不是说天与人相分离,而是说天道与人道在性质和功能上是有差别的,但两者应当是和谐的。
荀子所说的“制天命而用之”,是说人应当利用自然规律和资源为社会造福,亦即厚生利用之意,并不是要人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
刘禹锡提出“天人交相胜”说,其意不是说天能战胜人,人亦能战胜天,而是说天与人各有其特异与长处,故云:“天之能,人固不能也;
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具体说:“天之道在生殖,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胜”者,特长也。
八、尽人事而后听天命。孔子认为有些事情为人力所不及,但修养道德、积累学问则完全在自己不在客观条件。孔子云:“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顺境固然有益于人的成长,逆境也可磨炼心性,所以张载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人的天赋条件各不相同,问题在于每个人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儒家的社会人生态度是,一方面要乐观、要努力,另一方面也要豁达知足,只要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当然,其中“听天由命”的唯心主义思想是应加以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