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雕制作全过程?
2021-03-02

制作过程

同安新赐锡雕工作室的每一件作品都由十几道的工序精制而成,工艺繁杂,主要流程有:构思、绘图、熔锡、压板、画形、裁剪、敲形、挫形、雕刻、焊接、雕模、精铸、刮板、打磨、抛光、水洗、组装、上色、按金铂。

原材料锡每一锭重量约二十五公斤,在温度两百多度即可溶化,熔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压锡板、二是灌模。

(1)熔锡。将购买来的锡锭放置铁锅中用大煤炉熔化(早时是用木柴烧),待锡溶化成锡水的表面有一些因高温燒被氧化而成的杂质,用小铁勺将杂质捞上来,后再用小勺将锡水打上来倒在地板上成小条状,这样便于以后在灌模时用小煤炉或煤气方便,容易溶化。

(2)压锡片。需先准备釉面砖铺在底部,释面砖需先加工磨平后才适用,释面砖上置有纸(纸需先裱褙平整至十余张的厚度),纸上涂一层面粉,尔后俟熔锡稍冷却后再将锡液倒在纸上压平即成锡片。

纯度高的锡和锡合金其散热度不同,纯度愈高敬热愈慢,因此在压制时需留意冷却后再行压制

(3)模铸。即灌模,模具是由石模精心雕刻而成,其耐温高,散热快。在灌铸前需先经过适当处理,才能保护模具的寿命,以松香熏黑模具内部,在浇铸时不易产生气泡,影响品质,熏黑的同时将石模加温,使铸锡时模具不易断裂。

(4)石模具的雕刻。先将石模切成片(根据所需的厚度切)再用砂纸将石模表面磨平整,将图案用复写纸复印在石模上,再用各种刻刀慢慢按所需雕刻,力度要均匀,否则石模容易崩碎而无法挽回,因此刻模要非常细心和耐心。

(5)刮板。压制好的锡片表面较为粗糙,在制作一些需在锻造前先处理好锡片表面的要先处理,将锡片放在桌上用夹具夹住,用磨好的钢片刮掉锡片的表面。

(6)锻造。即敲打的工作,锡片压制后,依设计构想先绘于锡片上,依样裁剪后,以简单的模具即可槌打出千百种不同的造形,由于构图的好坏影响作品的表现方式,如果具有素描基础者,作起来更加能得心应手。

敲打在创作时使用的机会最多,需要弧度、凹凸及特殊效果时即需要槌打。无论传统或创新的表现上使用最多,尤其表现肌肉的力感时,效果相当好,不再加以修饰,完全以槌打的自然触感表现力的质感,生动而有张力。

(7) 雕锡。用针凿敲打出不同花样或雕刻图案,用于器物上欲多加装饰效果,针花多以中国吉祥图案来装饰;雕锡则利用针凿表现出阴刻的效果,这两种技法仅是锦上添花的装饰效果而已,并非锡雕的重头戏。

(8)焊接组合。无论是模铸或锡片冷锻后,均需经焊接予以组合 ,一般以焊锡来焊接。焊接是另一种高層次技术,表现焊接最高技巧即「水银焊」,此种技巧多用在传统器物上,在器物的表面是看不到接痕,致使一般人误为灌铸品,其实是水银焊的完美表现,如果是灌铸品则多少会有一些小气孔,而且表面较不光滑,稜角弧线都不似焊接方法做的挺拔。

「水银焊」利用水银和锡混合时熔点会降低,但缺点是器物容易变黑,此技巧即是锡片与锡片连接处点上数滴水银,再将器物置于火中烘烤,使水银均匀分布在连接在线后,再用水银混合锡的尖锐细棒子沿着接缝划过,使水银均匀吃进线内,达到无接缝的平整效果,但是这种特殊技巧,在烘烤时稍一不慎,就会功亏一篑全部熔化掉,因此大部分锡雕艺人还是坚持焊锡来焊接(最早用铜在烧碳加温使之达到需要的温度然后熔锡再焊接,现在大都用电烙铁来焊接),多花些工费时在内部焊接,外观一样平整光亮、色泽自然,线条稜角依然俊挺。

传统的打锡师傅表现功夫的器物通常以烛台用水银焊较多。焊接后经过锉修、修光工作后即进行擦洗及砂磨的善后工作。

(9)砂磨、擦洗。先用不同细目的砂纸砂磨后,再用木贼草或朴子叶擦洗磨光,因木贼草在一般汉药店即可购得,通常多用木贼草来磨光,木贼草使用前经筛选用水泡软后使用。

(10)上色、按金箔。上色漆与中国传统色彩表现息息相关,上色与按金箔同时进行。锡器的色漆用的是粉漆。用98%的金箔进行按贴。

因工序的繁杂,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要求从业者认真、仔细、有耐心,才能将作品顺利完成。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