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院前身是1958年设立的张掖师范学院,1961年院系调整后改办张掖师范,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成立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将张掖地区农业学校和张掖农机校并入,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河西学院,学校一所学校两块牌子同时为甘肃省社科院河西分院,是甘肃西部和千里河西走廊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
目前校园占地1002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万册。学校现有32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19个,非师范类专业13个。
设有 17个教学系,1个二级学院,1个重点实验室,11个研究所,30多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和1个占地1700多亩的实验农场。
各类学历教育学生124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普通学生10300多人。
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结构和理,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10人,其中专任教师468人,教授、副教授185人,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56人,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30多人,外籍专家13人。
教师中有30余人先后获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省政府园丁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1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10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获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9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
建校50年来,一代代河西学院人发扬“民主、科学、求实、敬业、创新”的河西学院精神,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累计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30480人。
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以中科院院士、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国际催化奖” 获得者李灿院士和在第一时间研制出SARS疾病诊断试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文洁博士为代表的杰出校友。
2005年6月通过省政府“河西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教育质量考核验收”和省学位委员会河西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审核,目前已有24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厅级教学成果奖15项。
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全校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200多项,编撰著作和教材100余部,发表论文3000多篇,其中发表在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50多篇。
先后有140多项成果和论文著作获省科技进步奖、社科成果奖和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社科成果奖及省“五个一”工程奖。
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研发的锁阳、灵芝等五个螺旋藻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河西历史与文化已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胡萝卜斑枯病研究”课题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
“玉米顶腐病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突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连续多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计算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2008年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报考上线率达到40%以上。
学校注重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坚持开放办学。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出国进修、访问;
积极选送学生出国留学。目前已与英国、法国、韩国、新西兰等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与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选送优秀学生到天津师大插班学习。
学院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周永革 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