糄粑的来历?
2021-03-08

据了解,1944年日本兵入侵衡阳时,在农户家中搜到几筐白饼,准备在行军路上拿来做干粮。

可当日本士兵走累了,拿出扁粑充饥时,却发现这小小白饼咬不动咽不下。用火蒸煮也总是面熟内生,气得日本兵哇哇直叫。

从此,扁粑的抗日美名传播千里。

除此之外,民间流传关于糄粑的传说和历史真实故事甚多,其中以曾国藩的故事流传最广且脍炙人口。

清代末年,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国藩让太平军彻底败在他领导的湘军水师之手。

据说,衡阳的演武坪就是这支神奇湘军水师的摇篮,衡阳的糄粑就为提高湘军水师的战斗力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据史籍记载,曾国藩在初建立湘军时,他与太平军交手屡战屡败,在退守长沙后,认真地总结和反省了失败的教训,认为湘军要进行想获胜,非要有强大的水师不可。

衡阳是曾国藩兄弟早年读书求学的地方,他对衡阳战略地形熟悉,于咸丰3年(1853)8月移驻衡州,将士兵就屯驻在演武坪后,便立即开始了他的创建水师之梦。

他将造船厂建在临近蒸水、湘江汇合处的草桥边的筷子洲上,天缘凑泊,移师衡阳本是不得已,然而,却又给曾国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命运的转机。

衡阳在湘江中游,江面宽阔,大浪淘沙,是非常适合训练水军的地方,这里熟悉水性者极多,不怕招募不到好兵。于是曾国藩即下决心,招募水师。

当地乡绅向曾国藩举荐当地人称周瑜再世的彭玉麟,有了彭玉麟,如同孙权有了周瑜,从此,水师成为曾国藩手下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曾国藩的湘军水师,由于长期水上练军,操练过度,加上饮食失调,将士们经常出现拉肚子的现象,尤其是北方来的将士,对南方的水土不适应,饮食不习惯,经常生病,还厌食,眼看战士们日渐消瘦,身体虚弱,心力绞粹,曾国藩心急火燎。

太平军此时已经攻克武昌,突破长江防线,攻打湘江南下衡州,湘军危急。

此时,彭玉麟向曾国藩献策,让水师将士们吃一种衡阳民间土产--糄粑,这种东西可以和胃,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对战士们的身体恢复有很大的好处。

于是,曾国藩就采纳这一建议,让所有将士吃糄粑,没想到吃了第一次之后,大部分拉肚子的将士都奇迹般的好起来了,曾国藩下令让将士们每隔10天都吃一次糄粑,通过这样的措施,将士们肠胃正常了,食欲恢复了,身体也好起来了,精力和战斗力就上来了。

在以后的作战中,湘军水师在曾国藩和彭玉麟等主要将领的统帅下,节节取胜。

同治三年,彭玉麟率领水师和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配合攻打,历经艰辛,终于攻下南京,为清政府立下“天下第一功”。

从此,湘军水师则按照清朝军队的建制改为长江水师,成为晚清时期防守我国长江及长江出入口的强大海防力量。

由此可见,衡阳就是中国近代海军孵化的摇篮。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一曲壮烈的史诗,而糄粑这种衡阳民间特产,对曾国藩的历史功劳,对湘军的茁壮成长,功不可没。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