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指的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成商人集团的总称。古代商帮很多都是家族式经营,所以就只稍微列举一些代表。
1、程十万
徽商程承津、程承海兄弟合称。程承津、程承海为宋初时祁门善和乡人,因经商至富。乡人号为“程十万”,每称津为“十万大公”,海为“十万二公”,言其家资以万计也。
(《祁门善和程氏谱·足征录·书四府君派后》)。他们是徽州早期拥有巨资的商人
2、祝确
祝确亦是承蒙祖业。当时有“祝半州”之称。不过最著名的是,他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外祖父。
3、马曰琯
清代著名盐商、藏书家。祁门人。从小侨居扬州,经营盐业,为清代前期扬州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个人很有诗才,与他弟弟马曰璐合称“扬州二马”。
为人慷慨,曾捐资开掘扬州沟渠,筑渔亭孔道等。四库全书馆设立之时,他儿子捐书达到776种,为全国私人献书之冠。他应该算是徽州儒商代表了,《清史稿·文苑传》有马曰琯传,足证他的文名确为当时所重。
4、鲍漱芳
清代歙县富竭乡棠樾村人。棠樾鲍氏家族世代经商,在两淮官商中具有较大影响。之所以说他,是他比较有政治头脑,1803年在川、楚、陕三省的最后平乱中,他组织富商们捐输军饷有功,被任命为盐运使,成为握有两淮盐业大权的显要人物。
整个嘉庆一朝,鲍漱芳多次捐款为朝廷济困。而在嘉庆、道光年间,徽商整体已逐渐走向衰落了。
5、胡光墉
字雪岩。清代绩溪人。他应该算是人们最熟悉的徽商了,一生跌宕起伏,白手起家,最终在贫困中离世。集官商一身,御赐黄马褂,被誉为“红顶商人”,依仗左宗棠及其湘军得势,协助左创办福州船政局,在杭州的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与北京“同仁堂”一起平分中国药业秋色,成为驰名中外的中药老店铺。
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但是无可否认,他确实是中国商界的一个传奇。
6、程霖生
现代著名民族资本家。歙县人。他继承父业后在上海发展,数年以后,资金累积达白银6000万两,成为上海滩上屈指可数的巨商,时称“地皮大王”。
是徽商在没落之时的崛起人物
7、张小泉
明末清初著名制剪工匠。黟县人。明崇祯年间,张小泉带领儿子前往杭州开设“张大隆”剪刀铺,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嵌钢制剪技术、产品很快畅销全国,后为防假冒,以“张小泉”作为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