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依靠军事手段来作为双方交往的敲门砖
在新罗与唐朝交往之前,它自身的处境其实并不乐观。虽然新罗曾在六世纪后期一度称雄朝鲜半岛,但它衰落的步伐却也异常地快,百济与高句丽的联合反扑更使它疲于应对。
外战不断的同时,新罗内部也发生了几次不小的内乱。
在这种内外夹击之下,为了寻求自己的生存,它不得不向唐朝寻求军事援助:“百济恃高丽之援,数侵新罗,新罗王春秋上表求救。”
为了展现出自己的诚意,新罗当时还停用了自己的年号,奉大唐为正统,在政治上完全将自己放在了一个更低的层次。
付出自然就有回报,唐朝派遣苏定方前往讨伐,“与高丽战,大破之,杀获万徐人,遂拔扶余城”。在这种强力外援的帮助下,新罗最终再度统一朝鲜半岛,成为本地霸主。
然而,无论是摄于唐军的强大武力,还是单纯地报答其恩情,新罗在以后与唐朝的交往中都自称臣属,经常进行朝贡。虽然唐朝与新罗之间并未发生军事冲突,但不可否认,它们之间能够进行交往前提却是唐朝强盛的军事实力。
从这一点上来说,军事手段实在可以称得上是敲门砖。
2、文化、经济等方面频繁且和平的交流
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就已经传入到朝鲜地区,此后也一直有着陆陆续续的发展。随着新罗与唐朝之间交往的密切,汉字也在这时大量传入新罗内部,与本地朝鲜词汇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语言及相对应的交流方式。
此外,出于交流的需要,许多前往唐朝的新罗留学生往往也会大量学习汉语,这再度加强并扩大了汉语在朝鲜地区的流行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唐朝在政治上更高一级的地位,使得汉字在新罗内部也成了一种较为高级的语言。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最为流行的学术思想就是儒家文化。当新罗与唐朝之间建立起来联系时,儒家思想也不可避免地会传入到新罗国内。
同时,儒家文化在经历中国历代统治者的完善之后,对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或是被动接受,或是主动学习,新罗向唐朝派遣了大量留学生来学习儒家文化,“又遣他学生入学者,多至百余人”,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学机构的同时还将儒家文化的精通与否作为官员选拔标准,大大推广了儒学的传播范围和深度。
当这些前往唐朝的儒生学成归国时,立马便与新罗国王一起着手发动了本国政治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在政治上,神文王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新官僚体制,试图限制旧贵族们的势力,并且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想要将新罗转变为一个封建体制国家。
他还废除了原来的禄邑制,将大量田地分配给文武官僚,用以加强他们的权力。此后的许多新罗国王也一直推行汉化政策,将自己与唐朝紧紧关联起来,唐朝文化几乎渗透到了新罗社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