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潮汐规律?
2021-02-27

海水有规律的涨落,而涨落的时间和高度又有着周期性的变化,由此把这种海水涨落的现象叫潮汐。

随着海水的涨落、水位的升降,出现了海水的水平流动,这种海水流动的现象叫潮流。

海水有周期性涨落规律,如在每日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每日的高潮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1前后。

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日的高(低)潮时间逐日后程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0.8小时)。

每月的两次大潮是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几天,两次小潮是在农历的初七、八和甘二、廿三附近几天。

人们还发现,潮汐现象同月亮、太阳、地球的相对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地球在一定轨道上绕太阳运转,月亮又在一定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离心力,这种力就是产生潮汐现象的基本因素。

但实际潮汐涨落的主要成因却是月球对地球(表层)的吸引力,其次是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太阳的乍用较小,约为月球的2/5,因月球离地球较近,故此月球的乍用较大。

据科学推测是:月球绕地球转,每一个月(29.5天多一点)转一圈,当月、日、地三者成一直线时,潮涨落的最大,这时是新月和望月(初一、十五)的时候,当日、月、地三者成直角三角形时潮涨落的最小,这是月上弦(初七、八)和下弦(廿二、廿三)的时候。

但在实际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并不正好是上述时间,因为地球形状很复杂,所以各地发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时间要比理论上拖后几天。

如: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涨落最大,而初十和廿五前后潮的涨落又最小。

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使地球上某点与月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每天(太阳约24时48分)为一周期。每24时48分,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由高潮到低潮约经过6时12分,由

一、高潮到

二、高潮约经过12时24分。 潮汐的时间,在理论上应该与月球的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时刻相符合,但实际上常常推迟。

发生高潮和月球上中天相差的时间叫高潮间隙。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