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刀的核心技术在于?
2021-02-20

中国三大民族刀之一:阿昌户撒刀削铁如泥户享四方

摘要: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是阿昌族聚居的聚居地,户撒刀也叫阿昌刀,是阿昌族人智慧的结晶。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是阿昌族聚居的聚居地,户撒刀也叫阿昌刀,是阿昌族人智慧的结晶。在阿昌族中,将户撒刀分为两大类:一类被称为“黑刀”,阿昌语称为“冒龙”,即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刀,因为这类制成后不做刀叶的抛光处理,刀刃以外的部分呈现黑色,故此得名。

另一类就是“白刀”,阿昌语称“冒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户撒刀了,一般为观赏工艺刀。

很多典籍提到户撒刀,赞其“削铁如泥”“刚能断玉,柔可绕指”等等,早在几百年前,户撒刀就已成为西南丝绸古道上著名的国贸产品。

在数不胜数的户撒刀中,最有名的是齐头长刀,还有傈僳族、景颇族男人们随身携带,既可用于砍山,又可用于防身厮杀的那长刀。

“户撒刀是阿昌族男人的镜子”

从前,傣家男人也是人手一把,他们用白铜或银打成的刀鞘、刀把,更是精美绝伦。1979年,国家主管民族特需品部门委托陇川户撒地区生产藏族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可用于装饰,剥畜皮、砍骨头和防身的多用刀。

1983年,户撒民族刀具厂生产的藏刀被国家民委、轻工部评为“民族特需工艺品最优产品”,声名远播。

户撒刀最核心的技艺在于淬火,可以说淬火的过程决定了一把阿昌刀的品质,一把没有经过淬火的刀是不具有刚性的,没有刚性的刀是无法割砍物体的。

经过淬火之后品质良好的阿昌刀,质地精良,锋利耐用,据说用上几十年也不会发声断裂。经过了数百年的鞣炼,户撒刀已经深深嵌入了阿昌族的文化中,正如一位阿昌族老人所说的:“户撒刀是我们阿昌族男人的镜子,这个人是什么样,他打出的刀子就是什么样。”

相传阿昌族先民约在唐朝时期就掌握了锻制和铸造铁器的技术,主要是制造一些简单粗糙的生产用具。明朝初年,明帝在统一南方、清剿残元势力的过程中,与当时的云南西部的强权麓川王国爆发了战争,就是有名的三征麓川(1441—1449)。

明朝军队入西南边疆以后,在长期的征战中需要大量的兵器,尤其是刀剑。

由于受环境制约,与内地联系困难,为保证兵器供应,明军决定在户撒这个四面环山、地势隐蔽的地方成立一个前线兵工厂,并招募当地与明朝交好的阿昌族人参与兵器制造。

久而久之,在兵工厂工作的阿昌族工匠也掌握了明军里汉族工匠的兵器制造技术,这些工匠又将这些技术带回自己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户撒刀锻制工艺,并于明末清初走向成熟。

户撒工匠锻制刀具越来越出名,最终以产地为名,被称作户撒刀。

陇川户撒阿昌刀的名匠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记,以便每位消费者能够一看就知道谁制作的刀,广大消费者通过标记来识别刀的质量和价格,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喜爱和收藏。

户撒刀的质量与做工深得景颇族喜爱,加之阿昌族打的刀恰好适合景颇民族款式,所以渐渐地,景颇族的刀具基本上都由阿昌人打制。

标准形制的景颇长刀刀身长度以使用男子的单臂长度为基准,一般为80~90厘米长,刀背呈很小的弧度内凹,刀刃与刀背相对并向刀刃防线外凸,顶部稍宽于尾部,在靠近锋口一侧的刀叶顶部打孔嵌入紫铜横销作圆形的双面“刀眼”,以作驱邪、美观之用。

景颇长刀的顶部刀头为月牙断面锋口,这是其不同于其他户撒刀的主要特征,阿昌语称这样的刀为“冒长”,译为“开山涮地”之意。

不得不说的景颇族“刀舞”

“刀舞”是景颇族很有特色的男子民间舞蹈,景颇语称“恩吐拳”,载瓦支语称“闪歌”。“刀舞”是在耍刀和刀术的基础上,模仿各种生产劳作动作而形成的。

“刀舞”分为单人刀舞和集体刀舞。单人刀舞是自娱自乐性的舞蹈,又可分为单刀舞和双刀舞;集体刀舞则属于宗教祭祀性舞蹈。

景颇族民间的单人刀舞,动作比较丰富,跳舞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即兴发挥,不同的地区风格也不尽相同。双刀舞,舞蹈风格与单刀舞类似,内容一般表现景颇族勇敢、勤劳、不畏艰难险阻的开拓进取精神。

舞蹈特点是动作幅度大、刚劲有力,步伐灵活多变,节奏明快。因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此种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景颇族民间的集体刀舞,都是属于宗教祭祀性舞蹈。除“目瑙纵歌”外,主要有“恩港斋”、“以弯弯”两种。过去在景颇族寨子中,如果有声望的军事首领、武艺高强的勇士或本地著名的猎手去世后,就要跳“恩港斋”数名男子左手挽盾牌,右手持长刀,在死者家的院场中四处挥刀劈砍,为死者驱鬼开路,护送死者的灵魂顺利地到达“老家”。

“以弯弯”是历史上景颇族出征前跳的一种舞蹈。由祭司杀牲祭神,然后一群男子左手挽盾牌,右手持长刀,做出各种进攻和防守的舞蹈动作。

其目的是祈求神灵的庇护,振奋士气、鼓舞斗志。凯旋归来也要跳“以弯弯”,以感谢神灵,庆祝胜利。

景颇刀舞在云南的德宏州仍然十分流行,分布也很广,大多数景颇男子都能跳刀舞,其中并不乏刀舞的高手。舞长刀有“拳嘎”“摆拳嘎”之分。

“拳嘎”重于武术,步法稳健扎实,舞姿低矮,运刀砍劈有力,进退攻防均有很强的实战性。“摆拳嘎”又称为“舞刀花”,其舞步轻盈灵活,运刀轻快,多腕花,并注重表演情感,动作流畅优美,情趣欢快,甚具观赏性。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