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皴和点子皴的区别?
2021-03-13

皴法是中国画技法中的一种笔法,用来表现山石、树皮的纹理。各种皴法是随着山水画的发展,逐渐丰富起来的。皴的功能除表现物体表面的粗皱纹理以外,还可以辅助勾线时未能完成的效果。

进一步体现物体的体积、明暗、质感和距离感。如近处皴成凹凸,中远渐稀,远景则可以略而无皴,这就是“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远山无皴”。

过去皴法只限于画山水,现代人物画也用皴法来表现衣

纹的皱褶、形体隆起处,甚至老人的胡须也用皴笔。

一、雨点皴(又称豆瓣皴,芝麻皴)

雨点皴,大点又称豆瓣皴,小点又称芝麻皴。多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常用中锋稍间以侧锋画出。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在画史上运用雨点皴的成功范例是北宋范宽,他的皴法被人称为“枪笔”,他的山水具有“峰峦浑厚,势状雄厚”的独特风格。

代表作品: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二、披麻皴

披麻皴由参差松软的条形墨线组成,用笔要灵活,皴擦并用,注意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笔线长的称长披麻,笔线短的称短披麻。

这种披法常用来表现土质山,或质疏松的岩石。董源多用披麻皴描写江南山水,淡墨轻岚,不装巧趣,具有浑朴自然的风格。代表作品: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三、解索皴

解索皴是披麻皴的变种,行笔屈曲密集,如解开的绳索,故名解索皴。解索皴可表示山的脉络纹理,此法适合表现结构繁复、绿荫茂密的土质山石。

元朝山水大家王蒙喜用此法,清朝王概说他

是“用古篆隶法杂入皴中,如金钻镂石,鹤嘴划沙。”故“尖而不稚,劲而不板,圆而不成毛团,方而不露圭角。”

代表作品:《惠麓小隐图》《青卞隐居图》。

四、斧劈皴

斧劈皴即唐李思训所创之勾斫方法,笔线遭劲,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

画斧劈皴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皱纹,再用淡墨渲染。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代表作品:马远《踏歌图》,李唐《万壑松风图》等。

五、米点皴

这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独创,它是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山,泼墨、破墨、积墨井用,最能表现江南山水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幻、烟树迷茫的景象。

米芾的点形阔大,称大米点,米友仁画出的点形略小,称为小米点。米家山水来源于写生,米点皴是米氏父子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体验的产物。

代表作品: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云山墨戏图》等。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