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和亲的意义?
2021-02-20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开创了继隋朝之后又一个拥有大一统政权的盛世王朝。在这个时期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其实非常微妙,既有剑拔弩张的对战状态,又有“和亲”政策之后的“甥舅关系”。

唐与吐蕃和亲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唐与吐蕃和亲的历史意义

和亲代表着一种态度。一个愿嫁,一个愿娶,说明双方都不想打仗,想要好好过日子。唐朝先后将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保持了长期的和平。

在双方各取所需的情况下,和亲是一个重要的选项。

唐朝和吐蕃和亲,最主要的意义就是通过和亲,双方可以摆脱兵戎相见的那种情景,有利于民族融合、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发展并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加强了汉藏双方的文化交流。

2唐朝和吐鲁番和亲的背景

贞观八年,吐蕃也派使者来唐朝,这是汉藏两族发生政治交往的开端。松赞干布羡慕唐朝的礼乐文化,又闻听突厥、吐谷浑都娶了唐公主为妻,于是在贞观十二年遣使携带珍宝向唐朝求婚。

太宗没有应允,吐蕃使者谎称吐谷浑挑拨婚事才不成。

松赞干布便发兵攻吐谷浑,然后派使者入唐献贡,扬言婚事不成就率兵攻唐,随后便挥兵进攻,太宗马上派兵反击。松赞干布见唐军来势凶猛,便引兵撤退,并派使者到长安谢罪,再次恳请娶唐公主,太宗这才应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