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古代叫什么?
2021-03-21

       大数据在古代叫大案牍之术。在我国历史上,古人们对于大数据,又有怎样的研究呢?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无数次的反复实践,积累下来许多药物知识,被纂刻记载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少成多,就慢慢的形成了《神农百草经》,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记述的大数据,由此可见,早在古时候,人们对于大数据有了完整的归纳。

        从上古至汉代的《易经》中也用大数据记载了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例如,以人为本,用农历来记录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以划分人的类型,一昼夜按十二个时辰计算,结果有5184000千种不同类型的命运。

此外,在唐代还出现了平衡分析法,宋代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对比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等,宋代开放的社会风气与相对开明的政治体制使宋朝的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在手工业、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经济增长迅速,商贸往来空前繁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就曾利用往年人口、耕田、国家收入、官员人数等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经济的发展速度,进而提出“罢减冗费”的建议。

        到了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大数据的作用愈发凸显,明初,周定王朱橚和长史刘醇等人一同编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普济方》,该书记载了多达61739首载方,全书大致分为12个部分,例如,《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古人们对大数据的研究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